辞职6年,花光十几万积蓄,身边无一人支持。
为了这件事,38岁的他无房、无业、无妻,常年在墓园打转,却依然乐在其中。
借我执拗如少年,让我疯狂这一生--这两句话,成了钟永明对"栋笃笑"坚持的最好注解。
钟永明经常在家附近一处废弃的墓园练习栋笃笑。由于很少人来,这里成为了他练习和创作的场所,他常常一个人爬到山顶,对着空气放声表演,并把这个情景收录到自己创作的段子里,称之为"凼鬼高兴"。
知多
栋笃笑,来源于英文的"stand-up comedy",是一种以独角戏方式进行的喜剧表演,通常由表演者一个人直接站在观众面前,以搞笑段子来逗笑观众。但栋笃笑跟相声、脱口秀等并不相同。
其实,我就是"说笑"的
"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放定音响,驻立街头,钟永明以一曲《海阔天空》开始了他的表演。唱到动情之处,他微微闭眼,脸色涨红,脖子上的青筋一跳一跳。
曲毕,他自我介绍,"其实我不是来唱歌的,是来讲栋笃笑的。你们知道什么是栋笃笑吗?"不待回应,他便自答式的说起段子来。
下班点,钟永明在广州体育东路财富广场门前表演,一个多小时后,他获得了6块钱的收入。
信号灯规律地倒数变色,路人们坚定地步履匆匆。瘦小的钟永明就此湮没在城市繁忙的日常节奏里。驻足聆听栋笃笑的人少之又少,鲜有与钟永明互动的现场观众。倒是一旁的共享单车,在短短几分钟内,便被悉数骑走。大多数时候,这便是他的街头表演常态。
下班高峰期,钟永明在天河北和体育西交界处开讲,路人匆匆而过,鲜有人停下来多看一眼。
是宿命?还是想太多?
钟永明把讲栋笃笑看作自己的一种宿命。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一种calling,是内心的召唤。"
2000年,高中毕业一年多的钟永明和两个弟弟一起进入模具厂当学徒。这一年,距离令黄子华一炮而红的栋笃笑表演--《娱乐圈血肉史》,已经过去10年。就是这一年,钟永明第一次接触到栋笃笑。
" 无意间看到报纸,说黄子华一口气给观众讲两个小时笑话,我觉得很神奇。"这在一瞬间,激起了他曾经对于语言的热情。但当时的他以为,这种讲笑话的形式不过是一时兴起,并非固定的表演形式。
真正走上研究栋笃笑的道路,是在2011年。"还是因为看到黄子华的演出。他让我感受到一种calling,就是内心的召唤,让我去做栋笃笑。"他自认,自己的天赋是敢在众人面前开口说话。他把黄子华的所有演出找出来看,了解到栋笃笑来源于西方的stand-up comedy后,又翻来覆去地观摩西方栋笃笑表演者的现场。
这本《交际与口才》是钟永明认为对他影响最深远的书之一,里面提到"把一件事情重复百遍便会使人深信不疑"。
他喜欢翻阅《机遇学》,他从中学到了人生必须树立一个高远的目标的道理。
从疯狂英语到疯狂搞笑
感受到内心召唤的钟永明,就此认定,栋笃笑是自己一生的追求。为了全身心投入创作,他做出了舍弃生活的决定。
事实上,如果没有2011年的辞职,钟永明的前半段人生看起来像是一个典型的励志故事。
他从小生长在距离广州市区50多公里的从化小村镇里。高中毕业后,他疯狂学英语。"一边听VOA,一边跟着大叫、发音,家里人都怕我疯了。"亲戚们轮流找他谈心,劝诫他,学不进的东西就不要强求。"我就想,不就是英语而已吗,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就学给你看。"他从此养成了学英语的习惯。为了保持熟练,他至今仍坚持用英语进行段子创作。
钟永明练习英文时反复看的书和早已陈旧的收音机。
2005年,钟永明离开模具厂,成为了一家美资包装厂的普工。他直言,应聘的原因就是"为了看能不能学到英语。"当年暑假,工厂经理的儿子,一个美国小伙来到中国游玩。他主动请缨成为地陪。在这一个多月的相处时间里,钟永明发现,自己的英文水平已经可以应付基本沟通。这给了他极大鼓舞,萌生了成为翻译的想法。这件事也让他相信,只要意志坚定,没有事情是自己做不到的。
2005年底,他成为了一家日资注塑厂的翻译,月薪1400元。一年半后,他进入一家港资模具厂,工资翻了两番,月入6000元。这是一个足以保障自己生活,并让家里人对他刮目相看的数字。
钟永明行走在去墓园练习栋笃笑的路上。
但2011年黄子华的那个栋笃笑视频,让钟永明选择了不走寻常路。2011年3月,32岁的他辞去了这份旁人眼中的高薪工作,开始专职从事栋笃笑的创作与表演。
在他看来,与追求栋笃笑的远大理想相比,琐碎的日常生活并不太重要。栋笃笑需要全情投入,创作耗时耗脑,而成家立业便意味着太多的角色与责任,纯粹为了赚钱的工作只会消磨了追求的动力与时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我就选熊掌罗。"他说。
讲了过百场栋笃笑,却换不来亲人的一句支持
起初,靠着工作存下来的积蓄,他在广州市区租了房,潜心创作,偶尔在街头试探效果。后来,为了节省开支,他搬回从化的家中,吃住全部靠父母。"他在家什么都不干,就搞他那个(栋笃笑)。"钟永明母亲说。家里人并不赞同他放弃一份薪酬不错又体面的工作,父亲为此多次朝他发火。
但他仍然坚持守在有些简陋的房间里,记录下随时可能产生的创作灵感,一遍又一遍地模仿大师们的表演方式。6年间,记录段子的文档已经有250多页。
2014年,钟永明开始正式在街头表演。他往往选择人流量较大的地铁站口作为表演场地,地点并不固定。唯一不变的是,在要上街的日子,他会在清晨早早起床,以获得最佳灵感。随后煮上一点饭菜装进保温瓶里,作为后备的干粮。中午时分,他便会拖上音响、背包,辗转公交、地铁,前往他的街头"舞台"。
表演结束回家之前,洪永明边等回从化的公车,边在路边吃完了自备的晚饭。"米是自家种的,喂鸡才吃的完。"
到今年6月1日,重新回到街头的钟永明已经讲满了100场栋笃笑。他郑重地在朋友圈里留图纪念。
" 我一直认为,我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辞职做栋笃笑。"他说。
钟永明在天河路和体育东路交界路口表演,等红绿灯的路人过了一波又一波,停下来观看的人很少。
不被理解的坚持
5月的一天,在繁华路口开讲栋笃笑的钟永明,唯一获得的长时间关注来自于要求他离开的工作人员。
表演时,一对停下来拍照的中年夫妇有些兴奋地问,"他是不是以前珠江台那个很有名的节目出来的?"得到否定答案后,他们默默离开了。另一位路人在一旁建议,"可能再有一个人搭档会比较好。"刚下班的年轻人在等人的间隙,朝钟永明望了望,打量过后报以一个友善的微笑。他告诉南都记者,"觉得很新奇,很久都没看到街头艺人了。"
等不来观众,反而等来了驱赶他的城管。在城管的劝阻下,钟永明自觉离场。
钟永明也曾试过在一些相对正式的脱口秀活动中讲段子,但观众的反应并不好。不过他对此倒也不太介意,"同一个段子对不同的人讲,效果是不一样的。"
最近的一次认可,还要追溯至过年前。当时他给一位外国友人讲栋笃笑,"就讲了几分钟,他从头笑到尾,当时自信心就爆棚了。"钟永明回忆起来,仍然不自觉得咧开嘴角。
在弟弟钟绍明看来,哥哥从来都不是一个搞笑的人。对于钟永明创作的段子,他直言"不搞笑。傻乎乎的瞎搞,是在浪费青春辜负家人。"
当年一同进入模具厂学工的三兄弟,如今只剩下钟永明还留在家里,没有收入,没有娶妻生子,也没有新盖楼房。几年前,因为实在看不下去,钟绍明给哥哥买了一部手机,还时不时为哥哥提供一点接济。这部"有些过时"的手机屏幕已经有些微碎裂,程序运行也出了毛病,但它依旧是钟永明最重要的通信与创作工具。
" 看到他做这个我就很烦。但是怎么办呢,我们也不管了。"钟永明的母亲将裤脚向上挽了挽,别过头,长叹了一口气。钟永明有些尴尬地倚在门口,房间里只剩下风扇在呼呼作响。"将来我们不在了怎么办呢?"
这几年,因为"劝不动",家里人很少再和钟永明提栋笃笑的事,他也不太爱和家人交流。他认为自己和"世俗而思想平庸"的家人无法沟通。
钟永明坐在常去练习的墓园上沉思。
看着别人精彩,执念老天另有安排
与钟永明街头栋笃笑的孤单相比,广州本土栋笃笑表演团体香蕉俱乐部的活动则是另一派场景。他们已在脱口秀圈子里小有名气,定期在剧场举行公开售票演出,端午假期第一天,香蕉俱乐部在书店举办的演出活动受到热捧,来看演出的观众挤满了现场。据俱乐部成员介绍,他们大部分都是业余兼职的栋笃笑表演者,而想要加入其实非常简单。
钟永明不是没想过加入。"我很早就去尝试过,但发现在街上讲和台上讲还是有区别的。我喜欢街头,讲几个小时随我。"加上后来搬回从化,来一趟市区路途遥远,这样的花费他也无力承担。
钟永明在天河北开讲,少有地吸引住两名年轻女子,她们看了约十分钟。
他也曾考虑过其他的传播方式。听说网络主播收入可观,2015年底,钟永明曾花费上千元购买了一套直播设备,但因为无法加入直播公会,只能放弃。他至今还在懊悔,没有把握好某网络直播平台的机会。因为没有设备条件,他曾一口回绝掉做户外主播的提议。
但他又马上安慰自己,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创作上,而不是费脑筋想传播栋笃笑的途径。他坚信,只要自己不断地修改,精益求精,一定能够创作出搞笑的段子。
钟永明的梦想是创作出栋笃笑界的《海阔天空》,成为像曹雪芹那样靠一部作品流芳百世的作者。"我追求的不是名利,而是意义,是一种梵高式的对艺术的追求,追求这种境界的往往都是潦倒的。"他说。
编采手记:钟永明的执拗劲令我想起《喜剧之王》里面的周星驰,无论再怎么被骂死龙套,他依然真诚解释"其实,我是个演员。"钟永明,亦如是。旁人再不解,但他依然会坚定的和你道句:你好,我是个讲栋笃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