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记者 陈菲)“读着妈妈这本书,我们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感受到奉献的美好。我们一定把这本书好好珍藏着,一直读下去!”人民大会堂三层小礼堂内,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的女儿甘仁荣动情地讲述着、回忆着。台下,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少听众已然热泪盈眶。
6日,中组部、中宣部、全国妇联和中共江西省委联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龚全珍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4位报告团成员讲述了龚全珍的先进事迹,感动和鼓舞了在场的听众。
龚全珍同志是开国少将甘祖昌的夫人。1957年,甘祖昌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职务,带领全家人回到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当农民。甘祖昌没有留下什么遗产,但是他艰苦奋斗、扶危济困、建设美好家乡的愿望在妻子龚全珍的身上得到了传递。
山村的贫穷落后,不但没有难倒龚全珍,反而坚定了她要改变家乡面貌的决心。她资助教育孩子,帮扶困难居民,照顾孤寡老人,宣扬革命传统,而这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
“在龚老普通而不平凡的历程中,对我教育最深的,是她人生里的3次选择。”莲花县委书记夏兴在报告会上感慨地说,每当读到龚老的感人事迹,每当聆听龚老的话语,常常会问自己,为什么一个将军的夫人,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偏远的莲花扎下根来,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信仰,有一种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这种理想信念,就像一颗种子,在她的心中发芽、生根,长成参天大树。”夏兴坚定有力的话语引起了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
现在,龚老已年过90,还经常步履蹒跚到学校、农村、机关宣传革命理想信念和新时代新变化。她从不要公车接送,从不在宣讲单位用餐,从不要一分钱讲课费。
夏兴说:“她用一辈子的坚守和行动,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了救润娇,我不得不把仅有的存款奉献出来了。我想,钱以后还能有,生命只有一次,救人要紧。”这是2005年12月6日龚全珍在日记中记录的一段话。
在6日的报告会上,润娇的女儿萍乡实验学校教师彭艳峰也成为报告团成员,深情讲述了龚奶奶多年来对自己家庭和他人的无私照顾。
“在幸福院里,奶奶争取了一间房子作为孩子们的活动室,里面摆满了她用自己的钱买来的各种学习资料;妈妈得了白血病,奶奶立即回家从银行取出了当时她所有的存款;奶奶还经常给靠捡废品为生的赵婆婆送食品和钱……”。
“在旁人眼里,奶奶做的都是一些平常小事。但就是这些看起来平凡的小事,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彭艳峰说着说着热泪盈眶。
甘祖昌和龚全珍两位老人为革命、为家乡、为百姓无私奉献着,却从不利用自己的身份为儿女们谋私利,对他们的要求非常严格。
龚全珍二女儿甘仁荣在报告会上回忆说,1974年她被大队推荐上大学。爸爸却让她把机会让给了村里一位家庭贫困的退伍兵。妈妈也是这样,从不给子女谋私利,对困难群众很大方对自己和家里人很“抠门”。
“年轻时我们对妈妈不太理解,甚至有些埋怨。”甘仁荣说,随着对妈妈理解的加深,越来越感到妈妈就是人生教科书。她没有给儿女房产和金钱,只是把无限宝贵的精神财富传给了后代。
江西日报记者江仲俞,多次采访龚全珍老人,并帮助她整理保存下来的46本日记。“从龚老身上,我感受了一个共产党员永葆本色、永不掉队的坚强党性,服务群众一心为民的博大情怀!”江仲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