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昨日下午,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指明了中国改革新的方向。中国将破除阻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
解读
全面改革需要强有力协调
参与过三次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决定起草工作的高尚全告诉北青报记者,改革经过35年,容易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目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改革的难度、系统性和整体性都很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中央成立一个领导小组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组织保障。
根据全会公报的内容,该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意味着有了对改革进行顶层设计的机构。”高尚全说。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曾成立了高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协调机构。1982年5月,在原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基础上,成立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体改委的主任除个别时期外,均由时任总理兼任。
1998年的机构改革中,体改委被撤销,改设为“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2003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将体改办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合并,成立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其业务由新组建的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承担。
曾经担任体改委副主任的高尚全表示,新一轮的改革不同于以往的单项改革,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改革,因此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小组具有强有力的协调功能。
高尚全建议,考虑到要精简机构,为了不增加新机构,全面深化改革小组可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基础上,采取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方式。
文/本报记者 刘一
解读
或成为下一轮
改革推动方式
“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在三中全会公报中,这两个含义完全不同的词汇结合在一起。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认为,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意味着既要重视整体规划又要鼓励摸索和尝试,这可以看成是下一轮改革的推进方式。
“顶层设计”一词首次出现在中央文件是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这个概念强调加强对改革全局的整体战略谋划。今年年初,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
张希贤表示,中国很多基层的改革最初是冒着风险进行的,后来获得了政府的认可。“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改革的常态,公报中出现这一概念,意味着中央鼓励尝试和实践。
为何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过去改革因为没有经验,当时面临很多问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要付出成本,道路不会平坦,剩下的改革越来越多地涉及深层次体制和机制问题。
汪玉凯说,本次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不管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社会改革还是文化改革,都是针对目前社会发展中突出的问题进行,很多措施针对性是非常强的,因此强调将整体规划和具体尝试结合起来。文/本报记者 关庆丰 邹春霞
解读
“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新概念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本次公报提出的新概念。
汪玉凯表示,无论是执政党还是政府,都应该用低成本治理国家,比如政府机构不要过于庞大,人员不能过多,老百姓养活的人不能过多。从治理能力的角度看,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就不能实现社会发展的要求,比如现在是信息化社会,政府应该提高保障公民信息安全的能力。
对于“现代化”的含义,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认为,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更加科学、更加民主,同时也要更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都是现代化的含义,不是过去传统的那种生硬的、干巴巴的,或者非常强硬的东西。”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味着今后将逐步推进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文/本报记者 关庆丰 邹春霞
观察
强调全面改革 改变注重经济惯例
本次三中全会公报称,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次三中全会,经济议题往往成为三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比如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主要内容聚焦农业,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聚焦市场经济体制。
而本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改革,改变了过去几届三中全会重点关注经济的惯例。
据北青报记者统计,本次三中全会公报全文约5500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最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全文约4800字,而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全文3800多字。
公报称,今后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改革部署则涵盖了经济、财税、城乡、法治、反腐、军事、党建等6个领域的15项措施。
在诸多改革中,经济领域的改革依然是三中全会的重头戏。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此外,公报还指出了财税、城乡二元结构的改革方向。
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观察到,本次公报涉及政治改革的部分相对详细,反腐、司法、党建、民主政治等领域的改革在公报中分别用单独的段落表述,近年来三中全会公报则是用“政治文明建设”一个段落概括上述领域。
相关
1名中委和2名中候委缺席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称,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4人,候补中央委员169人。这意味着,有1名中央委员和2名候补中央委员缺席此次会议。
2012年11月14日,党的十八大选举出由205名委员、171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十八大后,已有1名中央委员和2名候补中央委员因严重违纪被免职或调查。
2012年12月6日,据中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调查。今年8月26日,中纪委证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永春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9月3日,中组部证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党委副书记蒋洁敏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已经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
其中,蒋洁敏为十八届中央委员,李春城和王永春为候补中央委员。
根据本次全会公报,全会并未进行有关人事的议程。
根据公报,除了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