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访孤贫儿童家庭 百余港惠志愿者呵护困境儿童成长
南方日报讯 (记者/钱小敏)昨日,港惠两地志愿者组织和爱心人士共一百余人共同参加了2013关爱困境儿童行动,探访惠阳、惠城、惠东及大亚湾孤贫儿童家庭共65户,为这些家庭送去棉被、粮油等物资。
本次活动的主办方拉手公益从事孤贫儿童助学活动已有数年,目前的品牌活动是“3+1”助学活动,即三个爱心人士助养一个困难儿童,一直到孩子年满18岁。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孤贫儿童的家庭生活状况和学习状况,做好信息核对,建立真实充分的困境儿童档案。此次活动得到了惠阳区志愿者联合会和越野E族惠州分队的支持。
据拉手公益负责人李振光介绍,档案建立后,将根据信息确定对孩子的具体资助,并将在部分孩子中开展心理导航的工作。从事助学活动多年来,拉手公益的不少志愿者都发现,许多困境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对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存在一定偏差,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一种表现是比较自卑,觉得自己贫困很丢人,不能与陌生人进行正常对话。一种则是认为别人的帮助是天经地义的,爱心人士应该无条件地满足我的要求。”拉手公益志愿者王丽华说。她资助过一个女孩,曾有一段时间,这个女孩一缺钱就会打电话给她。“我们将引进香港专业社工,通过系列课程,让孩子们对健康的心理状态有更多的认识,帮助他们以后生活得更好。”
与奶奶相依为命
至今仍是“黑户”
姚小兰、姚伟斌??
姚小兰10岁,弟弟姚伟斌9岁,家住横沥,与76岁的奶奶相依为命。他们是羞涩温顺的孩子,见到志愿者的时候,轻声问好;收到志愿者礼物时,笑得腼腆,光着的脚丫磨着地面。
一间10平方米的老房子就是祖孙三人的家。除了两张床、一张饭桌和几把塑料椅子外,就没有其他家具,各种杂物都堆放在床上。房间是由客厅改造的,还有一个楼梯,通往楼顶,既没有栏杆,也没有任何遮蔽物,雨水寒风都会往里灌。村妇女主任告诉记者,根据危房改造的政策,祖孙三人有一定的补助,但是,这补助只够把砖墙砌好,姚家没钱加盖屋顶,也一直没办法搬到新居。房间外的走廊上,摆上一台陈旧的煤气灶,就是他们的厨房。
姚小兰的父亲去年因白血病去世,母亲早在父亲生病之初离他们而去,改嫁他人。由于姚小兰的父母并没有登记结婚,两个孩子至今没能上户口。村妇女主任费了许多周折,仍然没办法办下来。“村委会出了证明,镇里也允许了,但是报到城区,还是不行,说需要母亲到场。但是,孩子的母亲现在又有两三个孩子,根本不愿意再出现。现在读小学,无所谓,长大以后可怎么办?”姚奶奶含着泪向记者诉苦。
姚奶奶育有一子二女,女儿都已经出嫁,家境也不是很好。目前,全家的收入就是每月500元的低保收入。她年事已高,对孙子女的照顾已力不从心。两个孩子一直在同一个班级就读,周一到周五住校,互相照应。“我要快快长大,长大了就好了。”姚小兰说。
父失踪母患病 最想读好书
翟东辉??
翟东辉今年13岁,在横沥中学念书。出生40天后,他的母亲因为与婆家发生争执,回娘家居住。此后十数年间,他的父亲都没有来探望过他,也从未支付任何抚养费用。翟东辉的母亲由于婚姻不顺,长年抑郁,精神出现问题,经常自言自语,在村中闲逛,难以清醒地思考生活和工作的事情,平时只能做简单的家务活。翟东辉如今与外祖父母居住在几十年的老宅里,电视机是家中唯一值钱的电器。
去年,由于翟东辉上初中,每月费用变大,翟东辉的外祖父母找到了他的父亲,想要他父亲支付抚养费。“他只愿意付一万块钱,我们不同意,他就走了。这事情就一直悬在半空,没个着落。”如今,翟东辉的父母在法律上仍是夫妻,但是他的父亲在他的人生中几乎全程缺席。
面对陌生人,翟东辉相当腼腆。志愿者问他最想做什么事情,他说想读书。但是,他的成绩并不理想。他数学能考九十多分,语文则只有六十多分,英语只有三四十分。“希望在学习上能够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他说。
父亲患尿毒症 一家八口住铁皮屋
江金涛??
江金涛家在江北惠台中学附近的荒地里。一座铁皮房,周围是菜地,再远一点则是新建的楼盘。新楼耀眼,就更显出这个家的简陋。铁皮屋子阴暗潮湿,逢雨必漏。江家祖孙三代、一家八口都住在这里。附近的土地已被征收,房子随时有被拆迁的可能。
江金涛今年8岁,是江家的第二个孩子。兄妹四个最大的10岁出头,最小的4岁,彼此挨得紧紧的,只是好奇地看着志愿者。江家来自揭阳普宁,依靠种地为生。
江金涛的父亲13岁就随父母到惠州来种菜,如今在惠州已经待了20年,在铁皮屋子里也住了20年。第四个孩子出生不久后,他就患上尿毒症,每个月透析三次,需花费五六千元。这些费用部分来自社会捐赠,部分则来自种菜的收入。“第四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有人提出过收养,但是,我舍不得,还是想自己把她养大。”江金涛的母亲说。
-温馨提示
如爱心人士有意资助或了解更多信息,可以致电拉手公益负责人李先生,电话0752-3808911。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