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港澳新闻
港媒:小泉出口不逊中日关系需警惕;蹩脚政客
[ 编辑:admincn | 时间:2014-11-18 00:36:22 | 浏览:次 | 来源: | 作者: ]

/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

  人民网11月14日电 香港大公网今日刊登评论员李远航的文章指出,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最近在东京的记者俱乐部进行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演讲。虽然演讲的主题是批判安倍内阁发展核电,但是令人愤慨的是在演讲中他却鼓励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称日本应保持现在的对华强硬政策,而“不必看中国脸色行事”。演讲结尾小泉还非常具有挑逗性地说到:“中国方面不同意举行首脑会谈,没有必要强求,中国会为其批判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这一不成熟的应对感到羞愧”。

  文章表示,安倍曾将小泉称为自己“政治上的老师”。这次“老师”公开鼓励了“学生”,安倍感想如何?

  文章强调,安倍的这位“老师”并不总是为人师表,特别是在中日关系上曾犯过大错。最终还是“学生”出力,才避免更大危险局面的出现。安倍对此应该记忆犹新吧。不只是安倍,关注中日关系走向的人都会回忆起,小泉纯一郎当首相时就没有看“中国脸色”,几次三番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最终导致中日首脑高层互访中断数年。直到小泉下台,安倍第一次执政后首次访华,中日关系才逐步“破冰”。此后时任总理的温家宝访问日本,两国关系开始“融冰”,直到2008年胡锦涛访问日本,开辟“暖春之旅”,中日关系才逐步走向正常化。可以说数年前的一波中日关系低潮期,始作俑者正是小泉纯一郎。他不看“中国脸色”的代价是“绑架”了中日关系,为其自身政治利益服务,同时损害了在华日企的经济利益。

  文章说,在小泉的意识形态里,似乎有这样一个逻辑:在中日关系的政治问题上,只要中国坚持的,日本就不能坚持;只要中国认为是对的,日本就认为是错的,所以就不应该看“中国脸色”行事。这不仅非常可笑,而且十分狭隘。两国关系不是过家家,关系好坏不是赌气争宠,出现矛盾的症结不是看不看脸色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树立正确历史观和客观看待领土争端的大是大非问题。作为前首相的小泉,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对所谓的靖国神社问题抱残守缺、盲目坚守日本对华强硬立场,不得不说,他已经丧失了作为一个政治家最基本的判断力和责任心。

  文章还表示,在1年来中日关系低潮期中,中方在多个场合强调中日关系应该向前发展的态度。一个最新的例子是中国外交部高级官员近期赴日,到首相官邸及相关部门交流,传递中方希望改善关系,两国妥善解决分歧的态度。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每次中日关系可能出现稍微改善苗头的背景下,总是有一些台上台下的政客搞出小动作,为中日关系进一步制造新的麻烦。小泉的演讲就是一个例子,而挑起“购岛闹剧”的石原慎太郎更是老手。

  文章还指出,此前,自民党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访华,希望为由钓鱼岛争端导致的两国关系不正常状态找到一个出口。此访时山口携带了安倍的亲笔信上呈习近平,外界普遍认为,双方关系有了缓和迹象。然而几乎与此同时安倍政权却提高了批评中国的调门,特别是安倍在出席防卫省仪式上大谈中国威胁,让中国官方和民众十分不满。日本执政者对华“两手准备”的投机取巧行为,实际上破坏了缓和的气氛,给中日关系的未来增添了变数。中日关系至今也没有走出“冷和平”的阴霾当然与此有关。

  因而,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方面,都应该十分警惕诸如小泉这样的日本右翼或者右倾化的“蹩脚政客”,通过公众渠道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在中日关系面临转折的当口,频繁制造事端、火上浇油,以此冲淡关系改善进程,为某个小集团牟利。

  文章最后强调,回到最初的话题。单纯从技术上讲,日本可以不必看中国脸色行事,完全可以凭借一己蛮力和外部势力,继续对华强硬。但从现实上讲,如今的社会高度互联互通,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关系模式已经呼之欲出,并且有蓬勃发展的趋势。在此背景下,不顾邻国感受的日本,在给别人带来麻烦的同时,将会发现自己日益孤立。

 

】 【打印繁体】 【投稿】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香港打击走私活动有17人被捕 [下一篇]香港立法会辩论如何应对上海自贸区的机遇与挑战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