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台当局与媒体的鲜乳滋味
就在台当局公布鲜乳全部符合台湾标准,以及酪农寄出存证信函要求道歉,甚至扬言激烈抗议后,台湾知名财经媒体《商业周刊》终于在27日晚间发表了“类道歉声明”,坦承报导方式“还可以更全面”。
台湾著名杂志《商业周刊》上一期“牛奶骇人”主题报导,原想爆出市面上出售的八款鲜奶及调味奶含有禁药残余,未料反被爆报导内容与台湾检验结果不符,台湾立报29日社论说,事发至今,简直是一场没有赢家、伤痕累累的鲜乳战役。此前的食用油事件,让台当局威信一落千丈,企业诚信完全扫地,在这种人心惶惶的氛围下,要说消费者对任何食物没有疙瘩绝不可能,孰料“骇人鲜乳”再掀黑幕,难怪引发诸多讨论。
但事件发展迭荡起伏,却值得深思。
特别是媒体角色的两面性。一方面,它是营利机构;二方面,它又被赋予公益把关之责。正因如此,两者的平衡不好拿捏;但值得注意的是,晚近却逐渐产生了看似完美的解方,那就是“爆料”。
由于被爆料的对象通常是名人,故爆料乍看满足了“知的权利”,而颇受青睐。甚者,由于被爆料的对象“有权有势”,故爆料也吊诡地带有“正义”成分,满足了一般人想揭穿权势黑箱的欲望。当然,无论是“知的权利”或“正义成分”,一旦形成话题风潮,也能转化成销量或收视率,而成为媒体营收的活水来源。
但爆料其实是两面刃。因为爆料挂帅,所以媒体工作者被降格成“狗仔”;因为爆料剂量愈下愈重,故“科学”不但被用得更频繁,甚至连“伪科学”都可能被轻易接受与滥用。其结果是,查证的基本功夫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短线炒作取代长线经营,媒体和司法最大的不同竟然在于前者的“有罪推定”性格。
当媒体嗜喜“有罪推定”,最严重的后遗症便是破坏了“不伤害他人”的伦理。这也是为什么,欲哭无泪的酪农,气急败坏,作势提告。试想,多少酪农家庭生计因此亮起红灯?更遑论,若干运气不好的酪农未必能撑到真相大白之日。
媒体自诩为大家的子女把关,难道酪农就没有子女?
必须坦白说,雾里看花的人们也没能力在此时此刻判定台当局与《商业周刊》孰对孰错;即便是科学界,对同样一套研究方法也未必那么有共识,反而容许专业争议。但无论如何,民众要的是食安,要的是真相,这一点,无论是政府或媒体都责无旁贷。
鲜乳风波终有平息的一天,但可以确信,台当局还需要努力,媒体亦然,如果我们真把下一代的健康当回事。
(来源:中国台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