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文化生活
近年高考对历史基本理论考查的特点
[ 编辑:admincn | 时间:2013-11-21 20:26:20 | 浏览:次 | 来源: | 作者: ]
[ 编辑:admin | 时间:2012-08-08 21:50:08 | 浏览:195次 | 来源:网络 | 作者:admin ]

一、对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已延伸至选择题
近年高考对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向试题全面渗透,已从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的考查,扩展到选择题的考查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看,在选择题中,出现了一些考查理论思维能力的试题。这类试题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题干给出历史事实,选项为历史概念、历史结论。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抓住事物的本质,将 历史事实上升到理论高度去认识。如:
1996年第8题,“清初奖励垦荒、 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和实行‘摊丁入亩’,它们 的共同作用是”(调整生产关系)。此题考查考生能否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历史现象和本质的能力。
1998年第21题,“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 社会主义革命性质)。此题考查考生能否将史实上升到有关社会革命实质的理论高度去认识,即首先明确新民 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领域的任务,然后再进行选择。
这类试题,引导学生从理论高度分析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第二类,题干给出历史概念或结论,选项则为历史事实。这类题通过考生对史实依据的选择,测试考生对 历史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如:
1998年第23题,“1640年英国新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议会提出了掌握政权的要求) 。此题通过考生对这一历史结论的最佳史实支撑点的选择,考查考生能否把握资产阶级革命的本质特征。
1999年第27题,“《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 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 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的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得出 这些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包括”(资本原始积累、资产阶级革命、海外扩张、工业革命)。此题通过考生确认备 选项提供的史实,考查考生是否真正理解了题干中所提供的“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 理论观点。
这类试题,引导学生用史实说明论点,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第三类,题干与选项均为历史事实,但二者之间却隐含着某种辩证的关系。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运用 唯物辩证法对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如:
1995年第26题,“促使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决裂,同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的原因有”(国民党撕毁政协 决议,发动全面内战;蒋介石非法召开‘国民大会’,制定伪宪法;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国统区反蒋斗 争高涨)。此题是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考查考生能否全面分析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
1997年第16题,“造成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多种因素中,主要的是”(“大跃进”、人 民公社化和“反右倾”的后果)。此题考查考生能否把握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即一般情况下,内因是变化 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此基础上,再找出体现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选项。
这类试题,引导学生把唯物辩证法切实转化为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近年的高考试卷对一些选择题的命题,所给题干只是明确限定试题的指向,题干与 选项之间往往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解题的过程,往往是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过程。解题的关键,往往是 运用什么理论观点为指导,确定选择的标准,随之才可建立史与论的最佳关系,正确地阐释历史。这样的命题 方式,无疑开拓了选择题对历史基本理论的测试功能。
二、重点是对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和唯物史观的理解与运用
从对历史基本理论考查的内容看,近年的高考历史试题所涉及的,主要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和唯物史 观的基本观点。从1992年—1999年的高考试题看,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考查考生对历史发展进行因果联系的分析。这种分析必然涉及到原因和结果这一基本范畴。近年 高考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不同类型的因果联系的分析。
1.一因多果。
1995年第28题,“在文化大革命中,上海‘一月革命’对全国造成的直接影响有”(各省市掀起夺权高潮 、各地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武斗事件普遍发生)。1997年第32题,“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了‘新政’,结果 ”(清政府仍处在困难之中、增加了人民的捐税负担)。这类试题,主要是考查考生能否从不同层面去分析其 结果。
2.一果多因。
近年高考试卷中,这类试题出现得较多,命题者要求考生在众多的原因中,能够分析出根本原因、主要原 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等。
1994年新科目组第5题,“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1998年第9题,“《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1996年第12题,“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1999年第3题,“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主要原因是……”
1992年第7题,“1941年英军再次进攻虎门,守军抵抗失败, 炮台失陷,其直接原因是……”
1999年第16题“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1995年第7题, “清政府对义和团由剿到抚是为了”(控制和利用义和团,属主观原因)。
1994年新科目组第23题,“袁世凯得以复辟帝制是因为”(他拥有最高地位和独裁权力,属主观原因。封 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泛滥、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力量涣散,属客观原因)。
3.同因异果。
1995年材料解析题第38题,要求学生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认识三大发明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 1997年材料解析题第46题,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西进运动的作用。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能 否认识到,相同一个原因可以导致结果迥异的历史现象。
4.同果异因。
1992年第34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经济衰退,其主要原因,法国不同于英国的有……”1998年第 44题,“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1920年下半年进入高潮,其原因有……”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认 识到,历史现象的原因迥然不同,但导致的结果却殊途同归。
5.互为因果。
1996年25题,“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该题体现了 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之间互为因果关系。1997年材料解析题第44题,根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李sh ēng@①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该题体现了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为因果关系。这类试题,主要 考查考生能否认识原因和结果可以彼此促进,互为因果。
第二类,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这种分析必然运用到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 容、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等理论范畴的知识。
1.共性和个性。
1997年第5题,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互相矛盾)。该题要求考 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二者的个性,即不同点。1999年第29题,“1848年巴黎工人六月起义和1871年 巴黎公社起义都属于……”该题要求考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二者的共性,即相同点。
2.形式和内容。
1992年第23题“下列各项中,哪些是《天工开物》的内容……”该题主要考查考生是否掌握此书的主要内 容。1995年第32题,“十月革命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俄;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 张‘给俄国和俄国人一切可能的援助’;1946年3月, 他又发表了铁幕演说。这些表明……”该题考查考生能 否认识不同形式下的共同本质内容。
3.现象和本质。
1995年第9题,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在于要不要……”该题考查考生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问 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1997年第17题,“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该题考查对邓小平提出 全面整顿实质的理解。
4.必然性和偶然性。
1994年新科目组第21题,“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 产物)。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具有必然性,而以夏启为开端则有偶然性。但夏启的出现,加速了王 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实施。1996年第26题,“隋炀帝得以统一全国的原因有”(北方各民族的融合 、北方各族基本完成封建化、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隋炀帝杨坚的决策正确)。以上诸项原因使隋朝的统一 具有必然性,统一由隋炀帝实现,则有偶然性。但隋炀帝的出现加速了统一的实现。
第三类,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正确的评价论断,对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理性揭示。这些思维 过程,必须运用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国家和革命,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 作用等理论范畴的知识。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998年问答题第49题(“独立战争”一题),考查对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 决定国家政权的性质和形式的理解。
1995年第27题,“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主要矛盾 发生了变化)。考查先进的生产关系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1996年第31题,“清朝前期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具体表现在……”考查考生对落后的生产 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作用的理解。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995年第25题,“近代中国各派军阀的共同点”之一是“以分散性封建地主经济为基础”。考查对经济对 政治的决定性影响的理解。
1996年问答题第47题,要求学生指出“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是唐朝文化繁荣的原因 。考查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1997年第31题,“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考查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
1998年材料解析题第47题,考查战后日本教育、科技等文化史内容,是从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角度发 问的。考查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
3.阶级、国家、革命。
1994年问答题第41题“墨子题”第2问, 要求考生从时代背景和阶级属性之中,分析墨子思想主张产生的 社会根源。考查阶级分析的方法。
1994年第21题,“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考查有关国家起源的观点。
1998年第25题,“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考查对国家本质的分析。
1997年第19题,“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最能表现这一性质的是……”考查 社会革命的实质。
1995年第14题,“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考查社会革命的根源问题。
1997年第21题,“1792年8月10 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最重要的成果是……”考查社会革命的作用问题。
4.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999年第14题,“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主要是因为他……”考查对个人在历史上 的作用的分析。
1994年第29题,“本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第三世界联合反霸斗争的突出表现有……”考查人民群 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观点。
三、对历史基本理论,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史学研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高考对史论结合赋予特殊的含义:史,就是考 生已掌握的史实和试题中提供的各种材料;论,则是考生已掌握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 点和原理。1995年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首次在文字表达能力中,规定了“史论结合”的要求,并在当年 的试卷中清楚地体现出来。
例如,材料解析题第39题,关于继昌隆缫丝厂问题即如此。第1 问要求根据材料概括提炼出该厂生产经营 的重要情况,属“史”的范畴。第2问要求考生根据所列出的情况,引出应有的结论, 属“论”的范围。再如 问答题第42题,中国现代农村的变革,设计了3问,其中第2问“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及结 果”,考查考生归纳、概括和评析能力,要求史论结合,在阐释中渗透立场与观点(主要是关于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基本观点)。这一问是答题的重心所在。第3 问是要求以理论高度引伸出一些应有的认识,也属“论” 的范围。
1998年修订后的《考试说明》,将“史论结合”单列出来,并归入历史阐释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 高考命题将继续坚持,并逐步增强对运用历史理论分析问题能力考查的力度。要求学生做到,在正确的理论观 点指导下,对史实进行科学的分析,并把理论观点有机地融入历史评论之中。
1998年的高考历史试卷对史论结合作了最恰当的运用。从问答题看,设问和做答都是围绕史论结合的运用 展开的。例如第48题,命题者以中学教材为依托,首先在试题中指出明清时期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命题者以此作为设问 的出发点,向考生提出两个问题。第1问,“概述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偏重史实。第2问,“分 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偏重史论。试题的立意在于通过对明清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的比较和分 析,考查考生能否从明清时期的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入手,分析这两种文化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在该题 的参考答案中,要求考生务必将这种分析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即“上述文化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经济和 政治的反映”来认识,并赋1分的分值,使这一理论成为试题答案的有机构成。 再如第49题考查了生产力是决 定因素这一原理,要求考生运用这一理论,分析、认识阐释北美、拉美不同的历史现象,这种能力要求,也是 通过史论结合运作的。这对今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和高考复习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随着高考历史理论思维考查力度的加强,注重历史基本理论的教学也就日益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 程中,必须有意识地、系统地逐步对教材中蕴含的历史基本理论作深入浅出地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运用 历史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训练。这样才能适应高考历史注重对历史基本理论考查的趋向,才能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的科学的历史理性思维定势,也才能使历史教学具有灵魂。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升的繁体字,曰下加升

 

】 【打印繁体】 【投稿】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高考复习要注重名题赏析与下水作业 [下一篇]高中课本《中国古代史》(选修)的爱国主义内涵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