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1+1》2012年7月10日播出《中日关系:四十很难不惑!》,以下为节目实录:
(节目导视)
解说:
不顾两国关系大局,日本政客步步紧逼,应和右翼鼓噪,计划将钓鱼岛收归国有,野田佳彦到底想干什么。
刘为民:
中方决不允许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任何单方面的举动。
解说:
把自己比喻成泥鳅,故意选在7月7日公开宣称钓鱼岛主权属于日本,这是一个日本首相应该做出的表态吗?
野田佳彦:
从历史和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尖阁诸岛(钓鱼岛)是我们无可争议的领土。
解说:
依的什么法?看的什么史?野田佳彦真的要拿钓鱼岛进行一次豪赌吗?
刘为民:
中国的神圣领土决不允许任何人拿来买卖。
解说:
《新闻1+1》今日关注“中日关系如何躲过‘危险’?”
主持人(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40年前,1972年9月29日,中日双方当签署了《联合声明》之后,就意味着中日邦交开始正常化了,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从现在开始算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中国古人说过一句话“四十不惑”,但是今年面对复杂的中日关系,我们却很难做到四十不惑。随着日方挑起的钓鱼岛争端逐渐升级和发酵,不惑就变得更难了,我们一起看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13.32亿日元,这是截止7月6日,日本东京都政府为购买钓鱼岛所筹集到的捐款。然而最近两天却开始有大量民众希望东京都政府能退还捐款,原因是因为7月7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说,日本政府将计划购买钓鱼岛。有民众认为购买钓鱼岛不应由中央政府出面,因此提出退钱。
7月7日,本应被认为是一个玩笑的购买钓鱼岛,因为野田佳彦的表态开始变得危险,购买钓鱼岛似乎已经成为日本的国家行为。
野田佳彦(日本首相):
从历史和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尖阁诸岛(钓鱼岛)是我们无可争议的领土,我们控制着该岛,所以我们对钓鱼岛拥有主权。但是我们正在考虑寻求和平稳定管理该岛的最佳方案,我们正在同该岛的所有者进行对话沟通,并重新审视了我们的选择。
解说:
7月7日,首相发言表示钓鱼岛要国有化,不知道野田依的是什么法?看的是什么历史?而他的加入直接使钓鱼岛事件迅速升级。
6月10日,日本右翼政治团体“加油日本全国行动委员会”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举行钓鱼大赛,显示所谓主权。
6月11日,日本众议院就东京都政府筹募资金购买钓鱼岛一事召开听证会。这是日本国会第一次举行有关钓鱼岛问题的公开听证会。
6月23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视察位于冲绳那霸的海上保安厅第十一管区海上保安本部,要求保安官们加强钓鱼岛警备。
7月5日,2名日本右翼人士登上钓鱼岛附属岛屿中的北小岛,再次宣誓所谓主权。
如果说这些举动是日本部分官员或是右翼分子在煽动挑衅的话,那么此次由首相野田佳彦宣称政府拟将钓鱼岛国有化,则意味着日本政府从起初的默许已经发展到了今天公开配合和支持。舆论认为这已经严重冲撞了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对日政策底线。
主持人:
面对野田说的这一番话,先不讨论说话的具体内容,可以先从几个节点看:
第一个是时间,在7月7日说的,这可是一个敏感的时间点,因为是“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日。在这样的一个敏感点,过去日本有关政客一直在遵循着某种默契,不要在这样一个敏感点去说一些敏感的话语,以免刺激中国这方面的神经。但是野田的这一番话却偏偏是在7月7日这一天说的,因此很坏,也很糟糕。
接下来的时间点是一个大的时间点,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大家都希望通过在纪念40周年的特殊年份里,让双方的沟通变得更好一点,但是没想到反而变得更糟。
因此这两个时间点结合在一起时让人很难不惑。离开这样的时间点,说话的人是谁?不再是东京都的知事了,而是日本的首相野田。是否像很多人分析的那样,这已经代表的不是地方或者民间、在野党的一种态度,而是国家、是中央政府的一种态度,因为毕竟是野田在说话。
再分析野田这番话所带来的危险:第一个,给双方留下的空间都开始急剧变小,这种空间包括外交斡旋的空间,或者说接下来还要探讨的是双方民众的一种情绪,空间也留得很小;另外一方面,这几天围绕钓鱼岛两岸三地,像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也公开表示,钓鱼岛是我们的主权,寸土不让。香港市民也开始针对钓鱼岛表达自己非常清晰的态度,更不要说在大陆、在内地众多的同胞所表达的这样一种声音。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