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外记者王刚 孙秀萍 孙微 李珍纪双城 青木 陶短房●本报记者魏莱
11日,韩国及东南亚多国民间组织在日本驻韩国大使馆门前的“慰安妇”雕像周围举行抗议。
【美华网络综合报道】“慰安妇”还是“性奴”?究竟用什么词汇形容二战期间被迫成为日军性奴的女性才妥当,这不但成为研究日本当年战争罪行问题新的争论点,也使得日本与韩国以及两者最主要的“盟主”美国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连日来,围绕着韩国“日军慰安妇”的英文名称改为“性奴”,韩日两国的争论从民间打到官方,并且闹到美国那里。随着美国“重返亚洲”,美国一直希望打造一个美日韩三边的军事同盟。但由于日本不愿面对当年的历史,以及韩日之间的独岛领土争议,使美国也感到“头痛”。美国这一次改变用词,也有些像在美日韩三角关系中搞了一次平衡。德国“战争论坛”网称,在历史事实面前,日本一直闪烁其实,遭到韩国、中国等国家的不满。如果日本不真诚承认历史,亚洲以及世界对日本的怀疑就不会消失。
韩国“周三集会”20年如一日抗议日本
设立在日本驻韩国大使馆前的“慰安妇”雕像近来突然成为日韩双方争议的焦点。6月19日,日本右翼分子铃木信行进入韩国后,在这一塑像旁偷偷竖起一个白色细木桩,上书“竹岛(韩国称独岛)是日本领土”。回国后,铃木信行在互联网上发布照片和视频,称这座象征受害者的铜像是“卖淫女纪念碑”,引发韩国民众愤怒。由于这一事件,以及长期以来韩国不满日本不承认历史问题和独岛,6月29日,韩国突然中止与日本签署的“军事情报保护协定”。7月9日,一名愤怒的韩国男子驾驶一辆小卡车撞击日本大使馆正门。韩国《首尔新闻》称,首尔市警察局自16日起,在雕像附近配置4名警察,昼夜巡逻,以防止日本右翼势力的“恐怖”活动再次发生。同时韩警方在日本驻韩国大使馆周边也安排了15名警察值班。19日,一幅警察给铜像打伞的图片出现在韩国网络上,立即引发韩国各大媒体的报道,有韩国网民写道,“真是感到辛酸,‘慰安妇’老奶奶心头的伤痕或许能得到少许安抚”。
这场争论不但在韩日之间继续发酵,还越过大洋,吵到了日韩两国共同的盟国美国那里。韩国《朝鲜日报》11日的报道称,在日前韩美之间的一次会议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将“慰安妇”称为“被强迫的性奴”,并且指示美国所有文件和声明禁用按日语直译的“慰安妇”一词。美国网络杂志《纳尔逊报告》称,希拉里的话使日本备受冲击,这可以解释为,美国正站在韩国、中国、印尼、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荷兰等当年日军强征的性奴受害国一边,正式和日本对抗。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这些女性(日军性奴)的遭遇非常悲惨。美国政府已严正指出‘这严重违反了人权’。”《朝鲜日报》认为,美国一直坚守“不介入韩日历史问题”的立场。虽然希拉里的这番话是在非正式场合上说出的,但也可能是在敦促日本要在日军性奴问题上改变态度。
实际上,“性奴”问题一直是韩日之间解不开的疙瘩。由于日本一直以签署日韩基本条约时已解决所有赔偿问题为由拒绝赔偿“慰安妇”,自1992年1月8日以来,韩国“慰安妇”受害者及相关团体每周三都在日本驻韩国大使馆前举行集会抗议。“周三集会”除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时停过一次外从未中止过,它作为因同一问题而举行过次数最多的抗议集会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韩国民间团体加强在世界范围内的宣传,他们在《纽约时报》多次刊登相关广告,并且在美国新泽西州修建“慰安妇”纪念碑。2011年12月14日,韩国在日本驻韩大使馆前安放了一座象征“慰安妇”受害者的铜像。
“性奴”说引发美日韩裂痕
日韩在“性奴”这一称呼问题上的纷争也引起国际媒体的关注。法新社称,二战期间日本在亚洲占领区的暴行,比如“慰安妇”问题,始终是日本和亚洲邻国间的敏感话题,并经常引发矛盾。道琼斯通讯社7月9日的评论称,日本和韩国政府都不得不面对本国民族主义者的巨大压力,在日本,弱势的民主党内阁在“慰安妇”问题上的任何妥协,都可能被反对党自民党抓住把柄。而在韩国,反对党正利用民间对日本的敌意对政府施加巨大压力,日前韩日军事合作的意向就曾因此遭到猛烈抨击,而“慰安妇”问题更是日韩关系和情感的死结。
德国“战争论坛”网18日题为“从慰安妇到性奴”的报道称,韩国和日本的关系此前曾被渲染将有质的变化,两国准备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议,但双方关系一碰到历史问题就像易碎的瓷器,很容易再次引起争端。从“慰安妇”到“性奴”的称呼改变,就是韩日“玻璃关系”的写照。文章认为,日本“性奴隶”历史是20世纪最严重的战争罪行之一。在历史事实面前,日本闪烁其词,引起韩国、中国等国家的不满。如果日本不真诚承认历史,亚洲以及世界对日本的怀疑就不会消失。
新加坡Asiaone新闻网站称,关于是用“慰安妇”还是“性奴”,使得日本和主要盟国美国之间产生了微妙的裂痕。对于美国在韩日历史纠纷问题上改变态度,日本立即由外相玄叶光一郎对美国提出了抗议。日本一些网民近日在白宫网站上展开大规模的抗议,要求废除美国众议院2007年7月通过的要求日本就“慰安妇”问题承担责任并进行道歉的决议。韩国YTN电视台11日称,日本驻纽约总领事馆近来以承诺援助等手段,妄图使美国拆掉设在新泽西州的“慰安妇”纪念碑。
“慰安妇”这个词由日本人发明的,是用以淡化、掩盖当年战争罪行的词汇。日本《广辞苑》里对“慰安妇”一词的解释为“随军到战地部队,安慰过官兵的女人”。对于当年的罪行,日本总是用一些相对中性的词汇来混淆历史真相,比如把南京大屠杀叫“南京事件”,把侵入中国叫“挺进支那”。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研究朝鲜半岛问题的学者詹德斌对《美华网络》称,“慰安妇”这三个字,一直广泛存在于亚洲许多当年受害国的中学课本、史学著作、文学作品和媒体报道中。这实际上是对受害女同胞以及历史的污辱和伤害,实在令人愤怒。詹德斌说,希拉里主张以“性奴”替换“慰安妇”还算不上打破美国政府不介入韩日历史问题争论的一贯立场,但总算有主持公道之意。美国在这个时候提出这种说法,显然想让韩国人看到美国是站在韩国一边主持公道的,同时也隐含让韩国不用担心签署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后的负面影响。不过,正是由于日本至今没有在“性奴”问题等历史方面进行真诚反省,而导致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破灭。
日本担忧三边关系向韩国倾斜
对于韩国民众的愤怒,日本富士电视台一方面称“韩国真会兴风作浪”,另一方面则不由感叹“日美关系越来越淡薄”。日本TBS电视台日前评论称,日本和美国长久以来的同盟关系摇摇欲坠,美国对于日本的态度越来越淡薄,此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竟将日本首相野田佳彦称为“野田外相”。虽然日本首相更换频繁,但同时也让人觉得美国越来越不重视盟友日本的情况了。
实际上,自从冷战开始后,美国在东亚一直想撮合韩日合作。从公开的1947年-1950年的美国外交秘密文件可以看出,即便在反日的李承晚时期,美国力压韩日加强经济交流,使一些曾在日本殖民政府中任职的人重新进入韩国政府高层。李明博政府上台后,美国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副国务卿坎贝尔曾在国会作证时称,美国将采取积极措施推动美日韩三边合作。不过,日本近年来极右势力抬头,与韩国、中国关系越来越紧张,也令美国担心会被牵扯进来。日本《每日新闻》曾称,希拉里9日访日时曾询问了有关“钓鱼岛国有化”的问题,她对同行记者说:“对钓鱼岛国有化会加剧日中关系紧张,表示担忧”。
日本《周刊现代》称,在国际外交上一向跟随美国的日本,一直将日美同盟看得非常重要。但是现在美国的态度却让日本感到灰心。日本近年来经济下滑,被中国夺去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宝座,又加上日本大地震后国家赤字状况更加严重,日本政治又不稳定,美国似乎也因此对日本失去了信心。
中国外交学院亚太问题专家苏浩教授对《美华网络》表示,希拉里一直想推进一个美日韩的三边安全机制与框架,但是,迫于各种原因和障碍一直难以实质推进。她借助“慰安妇”问题敲打一下日本,意图是给日本压力,迫使日本让步。但是,在历史问题上,韩国人没有忘记过去,更不容忍日本在伤害情感的历史问题上放纵。这也是为什么最近“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在最后一小时被叫停的关键所在。
德国柏林亚洲问题专家夫罗里扬在接受《美华网络》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就应该把“慰安妇”改成“性奴”。纳粹德国犯下的类似罪行一直被称为“性奴”。他认为,无论是在“性奴”问题上,还是在钓鱼岛和独岛问题上,日本与周边国家矛盾重重,这都是日本自己制造的。问题的要害是日本不情愿面对历史。诚实地面对历史事实,到现在还是日本的最大困难。这正是日中关系和日韩关系出现困难的主要因素。
免责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美华网络》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