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提出排华问题 罗斯福呼吁国家认错
1943年,美国会激辩废除“排华法案”
史鸿轩
始于1882年的《排华法案》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针对某一族裔移民出台的歧视性法案,据媒体报道,美国众议院将于美国东部时间18日下午对“排华法案致歉案”进行全体表决,外界预计议案会顺利通过。这将是继去年10月美国参议院通过道歉案后,又一个对华人而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时刻。其实,当1943年美国国会争论要不要废止《排华法案》时,时任总统罗斯福在给国会的信中就表示“美国犯了错误”,“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过去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只是华人为这一声道歉等得太久。
“我们可以改正一项历史性错误”
1882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第一个《排华法案》,宣布“绝对禁止华工入境十年”。之后,美国各地残酷迫害华工的事件时有发生。1892年,该法案由《基瑞法案》延长10年,到1902年更被取消时限。此后,《排华法案》一直横亘在中美之间,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特殊问题。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中同时对日宣战,成为战时同盟。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配合国民政府废除了治外法权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待遇。与此同时,不合时宜的《排华法案》也成为各方关注的话题。
1943年2月18日,在美国访问的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在美国国会进行了一场演讲,向美国国会议员历数中国人民奋力抗战的艰苦事迹,唤起了美国朝野对中国的同情和支持。这场演讲很成功,据说美国参议院的议员们为她“站立起来,雷鸣般地鼓掌欢呼”。在她众议院讲话之后,《时代》杂志称“坚强的人被感动了”。正是在这场演讲中,宋美龄提到排华问题,希望美国方面审时度势,解除对华人的限制。
其实,《排华法案》这种“特别丑恶形式的种族歧视”在美国也越来越不得人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要求取消《排华法案》的情绪甚至在原来排华情绪最强烈的西海岸逐渐占据压倒优势。为解决这一问题,1943年2月17日,关于废除《排华法案》的第一个议案在众议院提出。5月,美国废除《排华法案》公民委员会成立,这是一群著名的知识分子发起创建的,其中包括作家赛珍珠、《时代》出版人亨利·卢斯等人。同年9月,参议院开始就此进行辩论。10月11日,总统罗斯福致函国会,敦促尽快废除《排华法案》,允许中国人移居美国,允许中国侨民归化为美国公民。罗斯福在信中写道,“国家和个人一样,也会犯错误。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过去的错误,并加以改正”,“通过废除排华法案,我们就可以改正一项历史性错误”。
美国会反对声音很强大
罗斯福之所以给国会写信是因为他看到了新法案可能会遇到的阻力。确实,这一话题引发了激烈争论。废除《排华法案》的议案是华盛顿州代表瓦伦·麦诺森和佛罗里达州参议员查理斯·安德鲁提出的,因此也称《麦诺森法案》。不少议员对此感到震惊和不解。
密苏里州代表埃尔默强调,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都把华人移民称作“中国恶魔”,“如果没有12月7日(指珍珠港事件),我不知道我们是否会永远坚持这种看法。”具有明显种族主义倾向的爱达荷州代表怀特认为,中国人的特性不会像一些美国人所想像的那样发生明显变化。他说:“当我要买下牲口的时候,我会仔细看看它并耐心喂养一段时间。”伊利诺伊州代表爱德华·刘易斯则在给《纽约时报》编辑的信中写道,只有人种不复杂的民族才能让民主体制发挥更大效用,“我深信一个国家如果是由白色、棕色、黄色和黑色人种构成,一个活跃、成功和保持连贯的民主体制是无法得到维持的。”
除了这些种族主义言论,还有人担心日本会利用这个机会,对美国移民政策进行丑化宣传,担心美国只让中国人成为在法律上有特殊地位的东方民族,其他盟友会感到不安。此外,有人对战后经济萧条和失业表示担心,许多反对者认为一旦战争结束,将有1200万名军人复员找工作,这将勾起一战的悲剧———一战后美国有上百万复员老兵走上街头要求就业,当局武力镇压,结果酿成悲剧,引发动荡。
新法案“抵得上日本军队的20个师”
伊利诺伊州代表马森是废除《排华法案》的支持者,他说,根据配额体制的规定,每年只有105名中国人可以加入美国籍,而且这项配额的制定是基于华人在美国总人口的比重,而不是中国总人口的比重,因此它仅仅是提出了华人与其他国家移民适用相同的规则而已。此外105名移民的配额体制对美国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中国人不会大量涌入美国。马萨诸塞州代表麦克科马克同意马森的看法,并从军事角度说,“我们这部法案(指废除排华法案)抵得上日本军队的20个师”。
美国议员们之所以屡屡提到日本,是因为当时日本正拿美国的移民政策大做文章。太平洋战争爆发仅5天,日本就开始称这场战争为“大东亚战争”,目的是为了推翻压迫数亿亚洲人民的美英帝国主义。《新共和报》说,“日本人每天都在对中国人宣传,说美国所声明的友谊是虚伪的……”参议员洛尔斯警告说:“日本的宣传利用了我们排斥和羞辱中国朋友的法律。令人难堪的是,这些宣传都是事实。”《纽约时报》发自重庆的报道称,这些宣传在中国开始产生影响了。
美国《科利尔》杂志直言,“事实是,中国人现在是我们的盟友———绝对有价值的盟友”。军事专家已经证实盟军战时的胜利要取决于苏联和中国能坚持抗战。其实,罗斯福在给国会的信中说得也很清楚,“有足够的证据说明我们不但要把中国看成是战时的合作伙伴,而且是和平时期的合作伙伴……国会应采取行动展示我们将把睦邻政策运用到其他民族关系上的诚意。”在1943年上半年,中国战场被美国视为结束对日作战的最佳陆上基地,而且罗斯福预计中国在抗日战争后能够重新崛起,成为美国在亚洲的合作者。
“根据我们现在的法律,希特勒可以被允许进入美国并成为美国公民,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却不可以。”一名国会代表如是说。不少代表对正在抗击侵略者的中国所遭遇的明显歧视感到不平。代表迪克斯坦恩认为,“中国人民英雄般地抵抗日本人已经证明了他们是一个伟大而高贵的民族。他们当然应该得到我们对其他民族一样的尊重。”得克萨斯州代表高赛特称,“中国是美国盟国中仅有的为自由而战却不被允许自由移民美国的国家,这是对那些英勇无畏的中国人的侮辱”。
总的来说,大多数国会议员认为,废除《排华法案》将推动中美良好关系并在战后转化成具体经济收益,中国巨大的人口被美国工业家视为二战后另外一个潜在的市场。最终,《麦诺森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罗斯福于12月17日签署生效,延续60年之久的《排华法案》至此成为历史陈迹。罗斯福在签字后说;“一个横亘在盟国间的不合时宜的障碍被清除了。这将给我们的远东作战注入更多活力……”事实上,由于有105人的配额限制,这一法案的出台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它毕竟打破了历史的“坚冰”,标志着美国对华移民政策开始转变。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