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百万英镑买下运河组“欧洲人内阁”控制政权
列强借埃及破产趁火打劫
金点强
希腊议会大选后新政府迟迟难产,持续的政治危机使希腊国家破产、脱离欧元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对于希腊问题,有提议称可以让欧盟控制希腊财政以便解决危机,希腊人对此强烈反对。130多年前,另一个地中海国家———埃及,曾为国家破产付出沉痛代价,当时它在国际债权人的强迫下采取了一些挽救国家破产的举措,同时也失去了数十年主导本国事务的权力。
“欧化”改革带来巨额债务
埃及在历史上是一个饱受侵略的国家,它虽于1801年在英国的帮助下赶走法国拿破仑的军队,并在1805年由穆罕默德·阿里建立了阿里王朝,但阿里建立强大的埃及帝国、摆脱土耳其控制的努力遭到列强阻击。1840年,英、俄、普、奥和土耳其签订《伦敦条约》,强迫阿里承认自己是土耳其苏丹的藩臣。1863年,阿里的长孙伊斯梅尔成为埃及统治者。早年留学法国的伊斯梅尔崇拜西方,一心想把埃及建成一个欧式国家。他曾说:“我的国家已不在非洲,而是在欧洲。”
伊斯梅尔上台后,进行了各方面的改革,让埃及表面看来面貌一新,实际上却危机四伏。伊斯梅尔将大量资金用于购买股票和土地,极力为个人及家族牟取私利。由于不满足于“帕夏”的封号,伊斯梅尔甚至于1867年向土耳其朝廷行贿300万英镑,弄来一个“赫迪夫”的封号,以显示自己比帝国其他属国的统治者高上一等。要知道,埃及每年的国库收入也不过数百万英镑。他还连年对外用兵,妄图称霸东北非。
上行必下效,当时埃及的低级官吏一般月薪仅40英镑左右,但许多人干上几年便成为达官贵人,挥金如土。亚历山大港的修建工程,本来只需140万英镑,但由于管理不善和贪污浪费,实际花费几乎翻了一番。
伊斯梅尔天真地以为西方列强会帮助他,因此年复一年地大借外债。但英法等国的贷款不仅利息极高,还要求以埃及政府的重要收入做担保。1864年,伊斯梅尔以三个省的土地税作抵押借进第一笔外债,计570万英镑。此后,埃及在债务泥潭中越陷越深,不断以政府收入和王室田产做抵押,债台越筑越高,1868年增为1189万英镑,1873年达到8250万英镑。1875年,埃及财政恶化,为支付到期的一笔320万英镑的贷款,伊斯梅尔将主意打到苏伊士运河上,他打算以400万英镑的价格卖掉手中的苏伊士运河股份。而为了开凿这条运河,埃及政府不仅耗费1600万英镑巨款,还有12万名劳工丧生。
埃及贱卖运河股票
英国获悉埃及政府准备卖出苏伊士运河股票后,时任首相迪斯累利立即训令英国驻埃及的领事,必须想尽办法抢先一步获得苏伊士运河的股票。不过,英国政府手中没有这么多闲钱。当务之急就是在别的国家没有反应过来之时立刻搞定这桩买卖。当时英国议会正是休会期,来不及重新召集开会进行冗长的辩论,首相也不能去找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反应迟钝,不仅没有那么多现钱,法律也规定它无权在议会休会期间给政府放贷。在金融市场募集也行不通,一是短时间内难以筹到,二是动静太大容易走漏风声。
想来想去,只有著名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堪当此任。迪斯累利立即召集内阁大臣开会,会议达成一致后,他迫不及待地以英国政府作为担保向罗斯柴尔德银行借款400万英镑。1875年11月,伊斯梅尔同意把苏伊士运河的股票卖给英国。这样埃及就以一亿法郎(400万英镑)的贱价把自己花了4亿法郎购买的运河股票全部卖掉。敲定这桩买卖,迪斯累利兴奋无比。要知道,每年通过运河的船队七成属于英国。而且这不只是划算的商业买卖,对英国殖民势力的扩展来说还有政治意义。
即使如此,伊斯梅尔也解决不了财政危机。1876年,埃及政府的债务已接近1亿英镑的天文数字,伊斯梅尔无奈之下宣布财政破产。随后,应伊斯梅尔的请求,英法政府先后派出财政代表团到埃及研究外债问题。1876年4月,英国代表史提芬·凯夫在报告中指出,埃及挥霍无度,外国势力必须介入。10月,法国代表乔治·戈申同样认为埃及无法还债,需要外界介入。其他西方债权国家,也纷纷提出自己的要求。在此期间,伊斯梅尔在西方债权团的挟持下颁布命令,成立“埃及财政管理委员会”,所有债权国家都是委员会成员。
英法建立“双重监督”
随后,在“利益均沾”的条件下,法国同意英国的建议:由英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和埃及的代表组成“混合管理委员会”,管理亚历山大港海关和埃及全国的铁路,海关和铁路的全部收入用来偿付所欠外债的利息。按照这个方案,埃及仅利息一项每年就需支付650万英镑,占埃及年收入的2/3。伊斯梅尔接受了英法要求。1876年11月16日,他颁布法令,任命英国领事罗曼为国家财政收入和国家预算的总监督,法国领事德·马拉莱特为国家财政支出的总监督。
英法对此并不满足,又让一个调查委员会于1878年将伊斯梅尔的资产没收。伊斯梅尔还不得不接受英国要求,于同年8月28日任命亲西方的努巴尔为首相。努巴尔组建政府后任命英国人威尔逊为财政部长,法国人德·布里尼叶为建设部长,两人对政府决议都拥有否决权。此外,还有意大利人和奥地利人担任副部长。埃及人讥讽这个政府为“欧洲内阁”。
由于各国以分赃的姿态处理埃及财政,不同国籍的侨民之间经常为分赃不均而发生纠纷。于是西方国家又压迫伊斯梅尔颁布一道命令:由英法美奥匈等15国组织“混合法庭”。“混合法庭”权力很大,不但能处理各国侨民以及他们与埃及公民之间的纠纷,还有权干涉和控制当局的权力。埃及政府在公布任何法令之前,须接受“混合法庭”的意见。
对于伊斯梅尔来说,事情远没有结束。1879年,土耳其苏丹秉承英法旨意,废黜伊斯梅尔,把他驱逐出国。1882年,面对埃及国内民族主义力量的兴起,英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武装占领埃及,直到70年后,埃及人民才真正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