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破坏性的泄密事件是,中情局的工作人员向《华盛顿邮报》透露,拘捕基地组织头领的其实是欧洲及其他地区的一个秘密拘留网络。这次泄密事件不仅使小布什政府很尴尬,也使参与反恐战争的盟国很难堪; 而且美国不受司法审查制度约束的监狱系统也因此遭受广泛的谴责。向《华盛顿邮报》泄露消息的中情局人员之一是名叫玛丽·麦卡锡的前情报员,同时她还是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的支持者。
随即而来的是更大规模的泄密,同样是在《纽约时报》上。这份由阿瑟·苏兹贝格出版的报纸一下子成为尖锐的出版物,批判着小布什总统、共和党以及各种保守派的运动。这种尖锐的攻击每天都会出现,无论是在头版还是专栏。2005年12月,《纽约时报》公布了美国的高度机密项目:随时窃听恐怖分子嫌疑人与美国境内人员的通话。由于时间紧迫,政府并不能每次都先得到司法部门的批准再去窃听这些电话。哪怕一点点的耽搁,都有可能导致全盘皆输。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将像“9·11”事件那样的恐怖袭击扼杀在襁褓中。
然而,《纽约时报》的所作所为毁掉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优势。胡克斯特拉对我说,自从基地组织了解到美国国家安全局如何进行窃听之类的侦查工作后,他们就开始调整自己的策略。“基地组织开始有意地使用一些他们认为可以与我们对抗的方法和策略。”他说,“这一点,只要看一看基地组织使用什么方法和工具进行联系就很清楚了,现在他们对电子通讯方式都十分小心。他们知道我们会拦截什么样的电话、不会拦截什么样的电话; 他们也找到了一些办法,很多人认为这些办法会让我们拦截起来更加困难。”
之所以小布什政府的人员为这些泄密事件怒不可遏,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其破坏程度还在逐渐加深。这些泄密事件不仅告知了敌人美国正在进行的秘密活动,也向潜在的情报来源发出了危险信号。中情局通过人力搜集情报的能力本来就相对薄弱,而信息的泄露更是恶化了这一点。如果中情局不能保守机密,还有可能出于种种原因暴露你的身份,你还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一名中情局特工吗?
中情局的工作职责就是搜集事实信息,以供白宫、五角大楼和国务院的官员参考并制定国家安全政策。然而,在如今的战争年代,这个本该客观公正的无党派机构却变得越来越政治化,其矛头直指通过大选上任的美国总统。有时候这种对抗是公开的,与泄密无关; 不少中情局的资深情报员退休后便开始以作家或名嘴的身份在国家媒体上抛头露面,抨击小布什政府。
在中情局总部工作过的老员工中,涌现出了相当多的小布什反对者,他们在书中或文章中指责小布什的种种失败之处。这些前任分析员及官员们批判小布什对沙特阿拉伯人太温柔,对伊朗人太恶毒,对情报的使用过于政治化,对捉拿本·拉登太无能等等各种所谓的失败。其中最标新立异的当属泰勒·德拉姆黑勒,他曾在中情局秘密行动处工作多年,直到成为欧洲所有情报站的总长官。像德拉姆黑勒这样高级别的官员,自然会得到人们不假思索的信任。他退休后出现在了包括《60分钟》 在内的多个电视节目中,讲述了小布什设计的一些让人难以想象的骗局。实际上,这些故事确实不该被当真,因为根据中情局内部的消息,这些故事并不真实。这只是个故事家的杰作,而不是纪实者的讲述。
这一切,让国会议员皮特·胡克斯特拉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2006年5月18日,他向总统签发了一封警告信。几个月后,我向他问起他所提到的那几个与总统作对的人究竟是谁,他答道:“几个?整个中情局都在与总统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