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国目前有1.14亿糖尿病患者 占全球的1/3
昨日,重医附二院内分泌科,护士为刘婆婆注射胰岛素。
重庆晨报记者 苑铁力 摄
今天是第23个世界糖尿病日,主题是“保护我们的未来”。昨晚,重医附一院组织百余名医护人员在江北大剧院点亮蓝光,配合在全球进行的“联合国糖尿病日-蓝光行动”增强市民对糖尿病的防治意识。
重医附一院内分泌科汪志红教授介绍,根据最新的流行病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共有1.14亿糖尿病患者,占全球的1/3。另外,一半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是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而且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患上2型糖尿病。
现状
一半成人是糖尿病高危
“目前我国成人患糖尿病的发病率达11.6%,2007年时这个数据为9.7%。”汪志红教授介绍,重庆地区糖尿病发病情况和全国平均水平持平。
中国成人的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是50.1%,其中男性是52.1%。所谓糖尿病前期,指的是空腹血糖和饭后2小时血糖高于正常血糖,但又没有达到糖尿病标准的情况,他们是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换算过来,基本上半数的成年人处于糖尿病高危。
汪志红教授说,糖尿病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减肥来改善,但是却不容易逆转。而糖尿病前期如果控制得好则可以逆转,包括药物控制、调节饮食并且加强运动,都可以使患病几率大大降低。
趋势
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增多
在很多人眼中,糖尿病应该是一种老年病。不过汪志红教授说,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患原本是在成人中发病的2型糖尿病。这和他们爱喝碳酸饮料,爱吃甜食和洋快餐,以及不爱运动导致的肥胖有关。
预防
火锅小面都易升高血糖
西南医院营养科主任龚茜芬说,糖尿病患者最好的水果是番茄和黄瓜,可以适当吃一些柚子、草莓和西瓜。不少人认为火龙果糖分低,其实火龙果的含糖量比西瓜还要高,
在饮食中,还应加入一些粗粮,比如玉米、荞麦等。每天一根苦瓜,对降血糖很管用。
另外,汪志红教授介绍,糖尿病人吃了小面,血糖就容易升高,而且还不好控制下来,这可能和面食本身被人体消化吸收快,并且小面比较油腻有关。另外,火锅里有牛油,再搭配油碟、猪肉、牛肉、动物内脏等食物,这些都属于多油多脂食物,加上有些人还喜欢边吃边喝酒、抽烟,也容易引发糖尿病。汪志红教授建议,市民吃面食应尽量少油多菜,少吃火锅,家庭选择食用油时可选择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植物油。
链接>
重医附一院
举办糖尿病义诊
16日上午,重医附一院将在医院门诊大楼外广场进行关于糖尿病的健康义诊,现场还会发放防治糖尿病的宣传单,市民可前往参加。
本版文/重庆晨报记者 范永松 罗清艺
她每天的心情都随着血糖高低起伏
患者故事>
昨日中午,重医附二院内分泌科病房,病人再次爆满,加床遍布走廊。
“测血糖了!”一名白衣小护士推着小车过来,高声招呼病人们。刘甫川老人自觉走过去伸出右手。
作为一名身患糖尿病20年的老病号,老人关注自己每天的血糖浓度比关注天气变化更甚。“每天的心情也随着血糖浓度的高低不断起伏。”
老人出生于1941年,祖籍江苏南京,上个世纪60年代随一家工厂内迁重庆。
“糖尿病对于那个时代的我们来说,几乎闻所未闻。”她回忆,自己年轻时经历过大饥荒、“文革”等各个灾难时期,许多时候连吃饱饭都无法保证,得糖尿病几乎不可想象。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政策好转,国民经济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生活开始丰富起来。“那时候的餐桌上开始出现鸡鸭鱼肉,大家胃口大开,身体也由面黄肌瘦变成白白胖胖。”
1993年,她查出血糖严重超高,医生诊断患上了糖尿病,同时伴随高血压。“在那个时候开始,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中,相继有许多人出现糖尿病症状。”
重医附二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刘东方教授分析,糖尿病在那个时候的中国人中高发,确实与我们国家时代的巨大变化有密切关系,其中节俭基因是国人易患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关于节俭基因,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人们饥一顿饱一顿,节俭基因的存在,使身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将营养储存起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本质变化,但由于节俭基因仍在发挥作用,大量高营养得不到及时消耗,所以造成能量过剩。
老人说,20年来,除了照顾家人,自己每天唯一关心的就是血糖指数。
每天吃饭前,都会吃三种药。如此20年,花费估计近十万元。无论身在何处,药都不再离身。
服药多年,经过严格的饮食控制,老人体重重新恢复到50公斤左右。但新的问题又来了。由于长期吃药,控制饭量,导致营养不良,患上了低血糖。最可怕的糖尿病并发症也来了。
医生说,由于血糖过低,老人身体已经开始出现危险信号,低血糖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睡梦中,可能引发生命危险,一觉睡去可能不再醒来。
为此,每天凌晨2点至5点,值班护士都会定时抽查血糖指数,防止意外发生。
既不能吃好,又不能睡好,这让老人很沮丧。“去年老伴走了,因为舍不得几个子女,我还得坚持。”
(来源: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