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某预备役雷达营官兵维护兵器。 (图片来源:中国航空报)
空军某空地制导弹药民兵应急抢修分队民兵快速组装导弹。 (图片来源:中国航空报)
从“军民两用”到“军民结合”再到“军民融合”,由人力补充到兵员补充、技术支持再到兵力补充、支援保障,空军人民武装经过60余年的发展建设,现已形成民兵分队、预备役部队、现役部队预编预备役人员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力量体系,具备战勤、后勤、装备技术勤务保障三大类30种民兵保障分队和航空兵场站、地空导弹兵团、雷达营等多支预备役部队,成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隐形利剑”。
部队提需求 政府搞动员 ——
硝烟弥漫的“催生摇篮”
建国初期,国际国内各种敌对势力气焰嚣张,敌机窜入我国境内进行侦察、轰炸活动十分频繁,诞生不满周岁的人民空军便奔赴血与火的战场。
为了支援部队作战,空军人民武装工作深入贯彻“人民战争”思想,根据作战任务提出民兵使用需求,依托地方政府或驻地军事机关组织落实,配属空军部队使用。
1950年初,上海经常遭到国民党飞机的袭扰。从2月底开始,以民兵为骨干的22.3万名民工突击抢修了江湾、大场、龙华三个机场,整修新建一批油库及机场铁路专线,有力保障了空军航空兵部队及时进驻上海地区遂行防空作战任务。
1950年,朝鲜战争的烽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地处前沿的辽宁省40多万民兵和民工在安东、辽阳等10个机场组建成立场建工程队。抢修大军的勇士们天当被、地当床、住草棚、啃干粮,在缺少机械设备的极端困难中,冒着战火的硝烟,顶着呼啸的弹片,抢修机场跑道,抢救战备物资。下雪后,由民兵和民工组成的扫雪大军奔赴机场,迎着凛冽的寒风清除跑道积雪,保证了战鹰随时可以升空作战。
残酷的战争,使人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认识到,部队作战离不开后备力量的支援配合。随着战争形势的不断发展,空军官兵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应该建立和发展人民武装力量。
1953年,空军司令部军务处编设动员科,空军人民武装建设迈开了书写历史的步伐。
1954年12月下旬,我军拉开解放沿海岛屿的序幕。空军协同宁波驻军及当地政府,紧急动员民兵扩建栎社机场跑道,军民奋战4天4夜,延长跑道数百米,确保了空军强击机分队转场进驻,为解放一江山岛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民空军在国土防空、抗美援朝、打击匪特、解放沿海岛屿作战中,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组织一批又一批的民兵支援部队作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
战火硝烟为年轻的人民空军设置了现实考题,也为空军人民武装建设编织了“催生摇篮”。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